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- 加拿大 - 問答

初到加拿大留學需要注意什么?

2023-09-20 09:19:20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
初到加拿大留學需要注意什么?,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正在準備留學的同學關心的一個問題,那么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,感興趣的您趕緊往下了解吧。

初到加拿大留學需要注意什么?

  學習從被動到主動 

  出國加拿大學習是比較自由的,相比國內(nèi)的課堂上,在加拿大的課堂,只要你不影響他人,基本做什么都可以。在這一點上和國內(nèi)差距還是很大的。但是“自由”不代表輕松,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。在加拿大的期末考試成績不僅僅只是期末測驗,還有平時的小測驗、作業(yè)和考勤,其中測驗、作業(yè)和考勤占很大的比例。這就意味著學生都要自主去學習,所以在每天放學后,都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去自學。

  初來乍到需要主動溝通

  剛到加拿大留學和國外的學生溝通有困難是正常的,所以要主動與別人交流,這樣才能夠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。還有就是加拿大和中國說話方式不一樣,說話比較直接,如果不需要你的幫助就會直接當面拒絕。像有中國的學生比較內(nèi)向,有什么事也不說,就憋在心里,所你不開口問加拿大人就認為你不需要幫助,剛到一定要主動溝通,他們也是很有禮貌的,會很樂意的回答你們。

  加拿大留學生住宿

  在加拿大留學時,住宿都三種選擇:寄宿家庭、校外租房、學校宿舍。

  寄宿家庭:租金便宜,而且住進去就把你當做家庭的一份子,家庭設備等都可以使用,日常飲食都有人照顧,還有利于提升英語口語,但是也應該主動做一些家務活,洗碗刷鍋、除草等,最重要的是要入鄉(xiāng)隨俗,尊重別人的隱私。

  校外租房:可以和其他人同租一個單元屋,平攤租金、水電費等。但是容易出現(xiàn)費用糾紛(水電費等)而且不利于提升口語水平。

  學校宿舍:一些剛到加拿大沒有親戚朋友的,可以優(yōu)先選擇,而且宿舍一般離學校較近,宿舍內(nèi)都是一個年級的也有便于交流溝通,提升口語水平。就是租金相對前兩個要高一點,學校的食堂也都是西餐久了可能不太習慣。

  三種各有優(yōu)劣勢,主要還是結合自身情況決定。

加拿大留學高校申請要求

一、申請時間

加拿大的高校,普遍開放三季入學,春季、夏季和秋季,國內(nèi)的學生大都會選擇9月的秋季遞交入學的申請,而且秋季的專業(yè)申請課程開放得也會多一些。

申請的周期大概會持續(xù)三個月左右,大家要注意申請的截止實踐,春季一般是在前一年的9月,秋季一般在當年的1月,夏季開放到截止的時間很短,需要大家聯(lián)系學校確認。

二、學術成績

本科的話,一般來說需要大家的高中整體排名在80%以上,而5的一般要求在85%以上,具體的考試成績的話,重點考察的還是GPA,一般需要3.0,不強制要求提供高考的分數(shù)。

碩士的話,需要大家出示合格的學士學位證明,學生的整體排名,需要在75%以上,5的需要在80%以上,由于提供的名額相對較少,所以申請的競爭會激烈一些。

三、語言水平

而英語同樣是硬件的要求,加拿大的通用語是英語,大家需要考取到合格的IELTS或者TOEFL成績,才能夠遞交專業(yè)的直接入學申請,而且同樣是擇優(yōu)進行錄取,分數(shù)越高成功的概率越大。

本科的IELTS要求在6.0-6.5之間,TOEFL在75以上;碩士的IELTS要在6.5-7.0之間,TOEFL在80分以上;如果大家申請的是學院的話,IELTS6.0左右,TOEFL70左右就夠了。

以上就是“初到加拿大留學需要注意什么?”的全部內(nèi)容了,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到考生。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,歡迎關注留學頻道,為您提供更多精彩內(nèi)容。

>>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,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、費用、開學時間、含金量<<

- 聲明 -
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(diào)整與變化,本網(wǎng)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
(二)本網(wǎng)站在文章內(nèi)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,轉載出于非商業(yè)性學習目的,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(nèi)容、版 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,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
免費獲取留學方案
Kaplan, Inc. 30 多年來一直是Graham Holdings(前身為 The Washington Post Co.)的一部分,是其最大的子公司。Graham Holdings Co.(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:GHC)總部位于弗吉尼亞州阿靈頓,是一家多元化的教育和媒體公司,其主要業(yè)務包括教育服務、電視廣播....
HOT
留學費用測算
免費留學評估
1
免費在線咨詢
免費獲取留學方案
在線咨詢
留學方案
關注公眾號
  • 麗雅老師
  • 小皮老師
  • 小倩老師
  • 小雅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