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珠寶首飾藝術(shù)留學的你必會的鑄造方法
2024-04-14 14:00:48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很多同學都很關(guān)注學習珠寶首飾藝術(shù)留學的你必會的鑄造方法這個問題,那么接下來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小編一起來看看吧,相信你通過以下的文章內(nèi)容就會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1、披鋒問題 (鑄件邊緣有多余的薄金屬)
成因
- 鑄粉/水的比例不當,用水偏多。
- 開完粉的鑄模盅在靜置時被搬動,跌倒或靜置時間太短。
- 焗爐升溫過快。
- 鑄模盅進爐前放置時間過長,膜腔內(nèi)部干裂。
解決方法
- 適當減少粉/水混合比例中水的用量。
- 開完粉的鑄模盅必須靜置1小時以上,靜置期內(nèi)嚴禁搬動鑄模盅。
- 焗爐升溫應按規(guī)定程序分段進行。
- 開完粉的鑄盅,如當日不澆鑄,可以在其上面蓋一層濕毛巾,以防水份蒸發(fā)。
2、表面有凸起金珠
成因
- 鑄粉/水的比例不當,用水偏少,粉漿粘稠氣泡難以抽出。
- 開粉操作工作時間過長,鑄模盅在抽氣時已開始凝固。
- 抽真空機運轉(zhuǎn)不正常,鑄模盅抽氣不完全。
- 蠟件表面粘有油脂或較大?;覊m。
- 鑄粉本身有聚團顆粒。
解決方法
- 適當增加水的比例,使粉漿的稠度變稀。
- 開粉操作的全過程:K金鑄粉不超過8-9分鐘。
- 檢查真空機是否工作正常,抽氣時要不停拍打振動臺面。
- 保持蠟件表面干凈,使用蠟模光亮劑。
- 防止鑄粉受潮聚團,增加攪拌時間。
3、表面粗糙或起皺
成因
- 蠟件表面粗糙。
- 燒蠟過程時間過短,溫度過高,加熱過快。
- 用水蒸氣失蠟時間過長(超過1小時)。
- 鑄造時金屬溫度偏高。
- 鑄粉顆粒太粗或含有雜質(zhì)。
解決方法
- 銀板在壓膠模前要先打磨拋光。
- 燒蠟溫度應控制在150-180℃,時間大于2-3小時。
- 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(nèi),否則水蒸氣會侵蝕模腔內(nèi)表面。
- 按不同金屬的熔化溫度,控制鑄造溫度。
- 更換品質(zhì)較好的鑄粉。
4、形狀不完整或有較大空洞
成因
- 植蠟樹不正確,如水口枝過細,過長或輔助水口沒接到位。
- 鑄造金屬溫度偏低。
- 鑄造鑄模溫度偏低。
- 蠟模沒有完全被燒掉或鑄模盅未燒透。
- 模腔內(nèi)表面粗糙,熔金流動不暢。
- 鑄造用金屬重量不足。
解決方法
- 進金水口應接于鑄件較厚的部位,不能有死角。對款式復雜的鑄件要另外加若干個輔助水口。
- 提高鑄造時金屬溫度。
- 提高鑄造鑄模溫度(升高焗爐溫度)。
- 將焗爐溫度升至K金鑄造為700-750℃。
- 使用細膩幼滑的鑄粉。
- 按蠟樹重量,正確換算出鑄造用金量。
5、表面有氣孔或砂眼
成因
- 鑄造金屬溫度偏高。
- 焗爐升溫過快或鑄模盅未被完全燒透。
- 鑄造用金屬老化(舊金屬太多)。
- 水路不正確。
解決方法
- 選擇正確的澆鑄溫度。
- 將焗爐升溫分幾個階段進行,不宜在短時間內(nèi)升溫太快。
- 用舊金屬鑄造時,比例不能過高,不超過用金屬總量50%。
- 開完粉的鑄模盅至少要靜置1小時以上才能進爐。
6、表面出現(xiàn)水漬
成因
- 鑄粉/水混合比例不正確,用水 過多。
- 開粉操作時間過短、粉漿不均勻。
解決方法
- 減少粉/水混合比例中的用水量。
通過上文的內(nèi)容介紹,大家對“學習珠寶首飾藝術(shù)留學的你必會的鑄造方法”大家是不是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呢?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詳細、更多的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則可以繼續(xù)關(guān)注本頻道,也可以向本頻道咨詢。
>>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,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、費用、開學時間、含金量<<